导读:
\\\\听花酒为何再次回归市场?
\在被央视“3·15”晚会点名批评后,听花酒一度成为舆论焦点。这款售价高达数万元的高端白酒因虚假宣传和误导性营销遭到全网下架,其母公司青海春天也因此陷入监管风暴。然而,仅仅一年时间,听花酒却悄然卷土重来。
\根据媒体报道,听花酒的门店陆续恢复营业,广告攻势也再度来袭。不少网友表示,在街头、电梯等公共场所频繁看到听花酒的广告投放。这种现象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听花酒究竟为何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重新进入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听花酒的复出与其母公司青海春天面临的退市风险密切相关。为了缓解财务压力,听花酒不得不加速回归市场以维持现金流。
\青海春天连续亏损的背后是什么?
\作为听花酒的母公司,青海春天近年来的表现可谓惨淡。根据公司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至-1.7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7亿元至-1.46亿元。这意味着青海春天已经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态。
\青海春天的困境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更反映在其资本市场表现中。由于连年亏损,青海春天已被戴上“ST”帽子,面临强制退市的风险。这一局面让公司管理层倍感压力,也迫使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自救。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春天旗下的营销子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多次因虚假宣传问题受到监管部门处罚。仅2024年,听花酒就被罚没金额合计430万元。这些罚款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听花酒的整改与未来前景如何?
\尽管听花酒已经恢复部分市场活动,但其整改效果仍需观察。目前,听花酒的精品装系列产品已调整为仅供出口销售,这或许是为了规避国内市场的严格监管。然而,出口市场的开拓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与此同时,青海春天也在尝试通过多元化布局来改善经营状况。例如,公司加大了对健康饮品和生物医药领域的投入,试图摆脱单一依赖白酒业务的局面。然而,这些新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
\对于听花酒的未来,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一方面,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听花酒需要更加规范自身的营销行为;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高端白酒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听花酒能否适应这一趋势仍是未知数。
\总结:
\听花酒的卷土重来反映了其母公司青海春天的迫切需求,但也暴露出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诸多问题。面对连续亏损和退市风险,青海春天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扭转局面。至于听花酒能否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实现长期发展,仍有待时间检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