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携程的“杀熟”问题为何依然存在?

在2025年的今天,当人们以为在线旅游平台已经足够成熟时,携程却再次因为“杀熟”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小明最近的一次旅行经历让他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初识“杀熟”:价格差异引发质疑


小明是一位资深的携程用户,多年来一直依赖该平台预订酒店和机票。然而,最近一次预订酒店的经历却让他感到困惑不已。他在携程上看到某酒店标价为800元一晚,但当他用朋友的新账号登录时,却发现同样的房间只需700元。这种明显的差别化定价让小明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成为了平台“杀熟”的目标。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丽江的一位酒店经营者也表示:“携程上的评分机制非常敏感,哪怕只是一个小细节没做好,就可能导致评分大幅下降。”例如,一位客人因未获得氧气服务而给酒店打了4分,直接导致酒店的整体评分从5.0降至4.9。这不仅影响了酒店的声誉,也可能间接影响其在平台上的曝光率。


行业背景:携程的业绩与压力


根据携程最新发布的2024年Q4财报,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0%,净利润更是增长了72%。然而,这样的亮眼成绩背后,隐藏着不少隐忧。美银证券虽然重申对携程的“买入”评级,但也指出国际扩张投资和短期利润率承压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叠加“三费”的高增长,携程的经营利润率出现了明显下滑。


此外,携程对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预期也不尽如人意。野村证券提到,携程预计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为27.5%,低于市场预期的28.6%。这表明,尽管携程在国内中高端旅游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法律视角:从投诉到判决


近年来,关于携程“杀熟”的投诉屡见不鲜。早在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就曾判决携程“退一赔三”,成为在线旅游大数据“杀熟”的代表性案例。这一判决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公众更加意识到个人信息泄露和差异化定价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杀熟”并不意味着所有熟客都会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是针对那些对价格相对不敏感的用户实行差别化推送和定价策略。对于新用户而言,由于缺乏足够的消费数据,平台难以对其进行精准分析,因此往往不会成为“杀熟”的对象。


未来展望:技术升级能否解决信任危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信任危机,携程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在2025年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携程宣布将推出旅游平台3.0战略,通过技术、业务和内容等多维度升级,提升用户体验。其中,AI技术解决方案成为一大亮点。携程构建了一套体系化的AI技术框架,包括旅游垂直大模型“携程问”,旨在优化搜索和推荐算法,减少因数据偏差导致的价格歧视。


然而,技术的进步能否彻底解决“杀熟”问题仍有待观察。毕竟,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受损,恢复起来并非易事。对于像小明这样的忠实用户来说,他们期待的不仅是更低的价格,更是透明、公平的服务体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