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得多、赚得少,海外“双十一”快被中国卖家卷疯了

引言

作为一个跨境电商从业者,我亲身经历了今年的海外“双十一”。曾经,黑五和双十一是跨境电商的黄金时段,商家们可以轻松实现“开张一个月,饱餐一整年”的梦想。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资金涌入这个赛道,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躺赚到内卷:跨境电商的新常态

2024年的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周期已经接近一个月,几乎复制了中国的双十一购物节。早在2020年,国内的双十一就已经拉长到了22天,而今年的海外双十一也不例外。这种长时间的促销策略虽然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但单量并没有同步增长。结果是我们这些普通商家越做越心虚,摸不清市场的深浅。

以我为例,我在美国市场主营服装类目。往年黑五期间,我的销售额通常能翻倍,甚至更高。但今年,尽管促销周期延长,订单量却没有显著增加。更糟糕的是,为了吸引顾客,我们不得不参与价格战,导致利润率大幅下降。曾经的“躺赚”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平台内卷加剧,商家生存艰难

不仅是商家之间的竞争加剧,平台本身也在内卷。SHEIN、Temu、速卖通和TikTok Shop等跨境电商巨头纷纷推出“全托管”招商策略,吸引了大量传统工厂型卖家加入。这些平台通过降低门槛、提供一站式服务,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对于像我这样的小卖家来说,这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以Temu为例,该平台在美区的广告投放费用大幅减少,转而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欧洲、日韩、中东以及拉美地区。这表明,即使是巨头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不得不调整策略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对于中小卖家而言,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增长点。

流量红利消失,精细化运营成关键

过去几年,中国经验走在了美国经验之前。国内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成为全球电商的标杆,其模式也被广泛应用到海外市场。然而,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单纯的流量驱动已经无法保证销售增长。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体验,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例如,我发现东南亚消费者对价格高且实用性不强的品牌并不买账。相反,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因此,我开始调整产品线,增加了更多实用性强、价格合理的商品。同时,我也加大了对社交媒体和内容营销的投入,通过与当地KOL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

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今年的海外双十一让我深刻体会到,跨境电商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曾经的“躺赚”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高的运营要求。作为卖家,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未来,我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争取在这一波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